反光
-
施政
策展人:龙星如
2023.09.02 - 10.10
————————
”
施政,熔于时间 #2,2023,影像装置,尺寸可变
自然本身可能是探针、录像带抑或刻录机——只是在另一种时间尺度上运行,当代科学通过对这些自然储存的“磁带”、“唱盘”或“硬盘”里的数据进行解析,可以捕获或重现这种时间,对它加速、回放甚至预演。而这些对被记录下来的气候(或其他)时间的操作,通常是由一系列的数值和基于数值的图像共同完成的。在《物质证人》(Material Witness)中,作者苏珊·舒普利(Susan Schuppli)援引古气候学家安德鲁·布什的比喻,认为北极的冰层可以被视为一种磁带,通过对碳的缓慢积累,以物理的形式印刻下极漫长时间的气候变迁,而对于冰芯的研究者来说,他们可以去“回放”(playback)这段由冰记录下的历史。[1] 当我们沿着冰川退化的痕迹行驶,我们在现实空间里追寻它的过去,而当我们追踪冰芯的刻度,我们在数据空间里追寻同样的过去。
手绘图表,描绘了以1比5的角度下降时世界各点的视觉速度。箭头表示地面上对应箭头尾部的点的光学速度的方向和相对大小。
摘自 Niehorster, D. C. (2021). Optic Flow: A History. I-Perception, 12(6). https://doi.org/10.1177/20416695211055766
对物理世界的建模素来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领域,它贯穿在科学研究、游戏设计和虚拟现实的场景中,尽管在“计算机模拟”这个概念的早期,它更多指的是通过已知事件的基础数据,将概率进行合并,来预测事件序列的结果,在大部分的时候,对“模拟”的体会和检验是依赖于视觉的,它被认为是机器对于人类视觉经验的重现。用维勒穆·弗卢塞尔(Vilém Flusser)在“Digitaler Schein”中的预言来说,我们会用难以置信的表情见证各式各样的或然世界(alternative worlds)从计算机中浮现出来,从点变成线,再变成面,最后变成可移动的物体。[2] 在美剧《开发者》里曾出现过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片中的“开发者”团队用极其强大的算力,通过对所有可观测粒子的计算,使得整个宇宙的历史都可以在一张屏幕里被完整地重现,而更重要的是,这段“模拟”也被用来预测未来的世界——就像是一个更为精准的魔法水晶球。《开发者》这一设定固然有还原主义和因果论至上的嫌疑,但它也传递了一种关于模拟的思考:模拟不再被视为只发生在屏幕内部的、与我们无关的特殊实验,而是对真实的忠诚计算,没有人生活在模拟之外;另一方面,对数据和因果律绝对诚实的模拟会导致时间不透明度的消失——模拟隐藏着我们在时间中迂回、跳跃、重演、快进和倒放的渴望。
马雷(Marey)的成像实践产生了不同形式的运动数据记录。这些线条已经成为传媒考古学中的电影的标志性元素。
摘自 Operational Images: From the Visual to the Invisual
在展览“反光”中,施政的作品系列《熔于时间》(Melting in Time)和《泪光》(Tearing in Time)共同缔造了一个自然时间、人类时间和技术时间重叠之所,艺术家用计算机生成图像记录重现了格林兰峡湾一座巨大冰山轰然消融的全过程,而在另一组作品中,十个冰块在不同的环境中融为水迹,这种融化似乎是一种无始无终的过程,所有融化的冰块中似乎嵌套着不属于融化时间的图像——由 stable diffusion 生成的万千气象,在冰块的边界内快速轮转,从层层席卷的乌云到倏忽一现的山火和灰烬,机器学习所理解的关于气候的一切,都被镶嵌在由机器所生成的一段自循环的融化过程里。在神秘学的传统里,人们一直利用透明且反光的介质来窥测世界的风云际会或者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电影,在这里有趣的是介质本身:水晶球之类本身完全透明的“光的容器”,成为投射内心/幻觉/记忆图像的关键媒介。
施政,泪光 #6,2023,影像装置
另一方面,在许多图像研究者的眼里,数字图像(或者数据分析意义上“可操作的图像”)往往是关于可见与不可见的挪移,将不可捉摸、不可见和不可认知的东西以视觉的形态呈现出来。图像的信息性和它的视觉属性被深深地绑定在一起,而这一特征在机器学习的时代愈发凸显,几乎所有的基础模型都在学习数据点中不直接可见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视觉再现,以构建以假乱真的视觉世界。施政在对这类图像的处理中,加入了不常被注意到的视角——算法的潜在时间(latent time)。算法不仅仅是在生成无数张模拟真实的图像,而是在生成一种模拟时间的图像序列,同时,这个时间序列中也包含大量与人的时间感受无关的时间:数据训练的时间、计算的时间、渲染的时间、帧与帧之间被调控的时间(如 optical flow 的算法来用少数图像模拟人眼看来连续、自然的运动),而正是这种人和机器共有时间性的存在,抵消了无尽生成的虚无感。
施政,泪光 #2,2023,影像装置
在施政的很多创作中,都能观察到一种对模拟中常见的“沙盒比喻”(亦即在严密控制的环境下运行程序,并设定其可以存取的资源)的游离心态,或许对艺术家来说更有趣的是,沙盒的表面和边界上发生着什么:沙盒不是黑箱,而是一个玻璃容器,可以透过它观看到内部的模拟世界,也可以在玻璃的表面观测到现实的倒影。亚历克西斯·波林·古姆斯(Alexis Pauline Gumbs)在思辨故事《M档案:世界末日之后》中写道:“每个人都把全球变暖视为外在现象时,实际上它正在同一时间轴内发生。地球上的人们就像燃烧殆尽的星星。” [3] 在这次的展览中,“模拟”的沙盒亦成为了一个反光的时间沙盒,一个无关预言的水晶球,我们通过被模拟的冰川/冰块时间,体察到正作用于自然之上的,由人类塑造的加速力量。
[1] Schuppli, Susan. Material Witness: Media, Forensics, Evidence. The MIT Press, 2020.
[2] Ziemann, Andreas. (2019). Vilém Flusser: Digitaler Schein (1991): Ein Reader. 10.1007/978-3-658-15787-6_9.
[3] Gumbs, Alexis Pauline. M Archive: After the End of the World.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8.
关于艺术家
-
施政,1990年出生,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9年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施政的创作形式涉及视听装置、电子音乐以及现场演出,开展一系列以模拟和“机器视觉”为出发点的艺术实践,通过扩充观众视听通感体验,体现其对技术哲学、数字漫游和“潜在时间”的持续思考。
关于策展人
-
龙星如,策展人,写作者,博古睿学者,目前博士就读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前沿实践方向,研究方向为科技基础设施与技术的心理地理。2021年,她发起了“端口:云下贵州”项目,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长期调研和策展项目。
个人网站:irislong.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