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振翅

-

陈欣

2024.01.13 - 2.24

————————

陈欣,构,2023.jpg

陈欣,构,2023

1月13日下午,泥轩电子艺术展厅将为大家带来陈欣的首场个展——振翅(BUZZ),3年前,在一个偶然机会中,我遇到了这位出生于1997年的创作者,一个热情开朗的年轻人,通过和他的交流让我们更加确定,在积极引入全球计算机艺术史名单的同时,我们更有必要增加对于国内新技术和年轻创作的关注。陈欣在国美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之后,目前任职于国内知名的UFO媒体实验室,在这次展览之前,我也曾受邀参加过几场他在上海空间的晚间演出。为了这次展览呈现的结果,他前后用心调试了两年,这将是第一次用心感受陈欣个人作品的机会,为了更好的解读展览和作品,我们专门和陈欣做了一个对谈,希望这也可以帮助阁下更好的前来欣赏。

 

With:你好陈欣,很高兴为你举办这次展览,首先,能不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陈欣:非常荣幸在 MUD Gallery 电子艺术展厅呈现近年来的作品,我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背景里生长的计算机图形创作者,刚开始尝试用程序生成一些图像的时候,只能在各类创作软件的 forum 上与远方的网友产生连接,结识 With 以及 MUD Gallery 的这几年来,我们在多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讨论关于计算机艺术的历史,艺术家个案以及算法美学,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了对于生成艺术的观点和信心。我的作品主要关注那些在算法控制下而自然涌现出来的“形状”,比如现实生活中鸟群在空中盘旋的图像,菌类适应环境而自然形成的生长形态,昆虫翅膀上的纹理,晶体互相受力而呈现出的特殊几何结构,这些图像内部都蕴藏着数学模型,我尝试用程序模拟这些图像生长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并观察不同预设下所生成的“形状”变化,这种有机的计算机视觉体验是我所痴迷的话题。

陈欣,缘绪机#5,2023

 

With:在展厅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组作品,他们的结构有些类似,能不能和我们分别说说这两个系列的意义?

陈欣:我将这个展览命名为“振翅”,这个词在作品中体现为多重含义。十个小屏幕里我呈现了被细胞形态包裹下多种生物纹理,这些纹理是对一些现实中生物结构的抽象化模拟,它们首先是在空间之中不均匀散布的点,在初始预设不同的情况下呈现不同的相互作用力和运动方式,最后形成一种稳态。这种稳态下点与点之间距离足够接近时,会产生线段的桥接,这些桥接的线条共同组成了宏观上多种形态的纹理。本质上这些纹理的产生是生物在用递归性的算法解答自然环境给出的几何问题,比如昆虫翅膀结构是为了解决是轻薄脆弱的材料如何分布以支撑自身承受的张力,蜘蛛网的轮状网络结构解答了捕食中对于猎物冲击力的吸收和分散的问题,树木根系的形状其实给出了对于到达随机分布的养分最短路径的生物上的最优解。这些自然形成的纹理启示了生物面对混沌如何用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方式进行整体执行的复杂计算,“振翅”不仅是关于纹理这一意向的描述,也暗示了机器生命体在面对复杂情况下所做的每一次简单的“信息处理”。

陈欣,缘绪机#3,2023

 

With:另一件大屏幕中的作品如何?好像这还是一件配有原创电子音乐的输出。

陈欣:大屏幕中的作品我呈现了一个三维空间,因为不管是体量上还是物质性上,LED屏幕媒介相比面板显示屏都更加像是“占据实体空间”的物质。如果说小屏幕上的内容是通过显微镜查看细胞截面,大屏幕展现的可以想象成是一个抽象的生态缸。这件作品里的声音偏氛围电子,能感受到旷野的空间背景下电子的脉冲音色变得好似鸟鸣和蜂鸣,某种程度上非常契合这次的主题,这件声音作品来自于艺术家王浙辉。

陈欣,构,2023

 

With: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爱并投入创作?在科技和艺术融合的道路上,你希望走向一个怎样的角色。

陈欣:在本科时期,2017年那个时候先接触了 Processing,基本上对于程序语言来讲还是牙牙学语状态里我开始在 openprocessing.org 上面寻找感兴趣的 patch 并且学习怎么实现自己构想的图像。之后渐渐接触了图形化编程器(节点式编程器),大概作为美术生还是比较适应面对一个图像逻辑进行创作,大约这个时候我开始使用 Touchdesigner 和 Houdini FX 进行创作输出。在切换这些软件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科技和艺术之间可能是两条互相趋向接近但永远不会真正交汇的曲线,科技可作为工具,亦能作为讨论的对象,而艺术或者艺术家则需要扮演一个黑客的角色,《庄子》言“始生之物,其形必丑”,对我而言技术被创造出来时常常由于强烈的产品完备性而隔阂了人们去探究和思考的渠道,需要找到技术黑箱下设计的精妙之处并加以转化,比如计算机程序里递归性的结构,模仿生物系统运行规律的算法,这些都是有价值被挖掘和呈现的东西。

With:你的这组作品非常直接地表现出细胞生物和机器之间的关系,这是否是你非常感兴趣的课题?

陈欣:是的,首先每次在创作之始我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它出现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不同的屏幕相当于不同的容器,那么但凡在屏幕中出现了一条线,整体上也已经是观众观看到的第五条线了。所以面对白盒子空间中的屏幕时,找到内容和容器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任务。我认为生物性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周遭环境的反馈,所以在这一系列的作品里,我将屏幕空间想象成是一个介于方和圆之间的培养皿,而电子生命在其中相互挤压形变,同时也适应着培养皿的形状。其次,生物性和机械性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并不对立,很多算法出现的灵感来源都是来自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比如遗传算法来源于达尔文演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律,生物系统的复杂呈现本质上可以凝练为对于信息的简单计算处理,这一点是吸引我呈现电子生命的基本理由。

陈欣,缘绪机#2,2023

 

With:好的,接下来能不能和我们说几位你比较喜欢的电子艺术家?你的创作有受到谁的启发?有没有你目前特别喜爱和尊重的前辈?

陈欣:刚开始接触生成艺术的时候,主要通过互联网观望着一些“正在发生”的艺术家,比如被国内观众熟知的黑川良一、池田亮司、Refik Anadol、Quayola,还有通过社交媒体认识到一些活跃的生成艺术创作者,比如 Maxim Zhestkov、Dmitri Cherniak、Ehsan Parizi、Youshi Sodeoka、Alex Guevara,他们都是将个人语言做得非常极致的艺术家。当然相比海量运算的今天,那些70、80年代以来的计算机艺术先驱作品更加质朴凝练,譬如 Vera Molnar、Frieder Nake、Manfred Mohr,我个人也比较钟爱 Jean-Pierre Hébert、Roman Verostko、Jared Tarbell 这样呈现复杂性美学的生成艺术大师。

With:据我了解你本人涉猎的软件门类非常丰富,除了这次展现的3D作品之外,你也熟悉各类编程软件,我记得在一年前,还看到过你制作的几组 AI 作品,你对各类电子作品在你整个创作结构中的关系是如何构想的?

陈欣,丢勒最后的晚餐,2022

 

陈欣AI 对我来说在创作里是一个工具又不能只是一个工具,通常面对一张画时,观看者能看到笔触经过的痕迹,能想象艺术家的调色盘,能通过相互叠压的内容看到创作过程,类比来看我认为生成艺术亦能将过程隐约汇聚在对于一件作品“秩序”的解读中,而 AI 是一个完全的黑箱,所以我在使用 AI 作为创作媒介的时候会避免直接地呈现结果以及霎时间的视觉满足,而是注重呈现图像的“显影过程”。

With:你希望观众如何欣赏或收藏你的作品,他们在展厅或者私人空间中,以怎样的形态出现?你和你身边的朋友们是如何享受这些创作?

陈欣:我不会预设观众欣赏作品的方式,但我自己观看自己作品的情态会像看笼中之鸟,缸中之鱼那样,通常在创作时注视一些细节形态的变化的时候会渐渐走神,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为观众提供这样一个闲憩的场所,好像《浮生六记》里所写的“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感觉。

陈欣,缘绪机#8,2023

 

With:伴随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你对于艺术和未来还有什么构想?

陈欣:我在短暂的艺术生涯里已经经历了大量的“热点话题”,这些热点通常基于一个技术的产业革命或者某个概念的兴起,它们似乎总是来去匆匆,艺术家在其中被不同程度地裹挟着。所以我的构想中媒体艺术家需要对新技术的出现有敏锐嗅觉以及适应能力的同时,也需要长久保持对于技术的个人性,这里不仅仅指个人的创作话题,而是面对技术时独到的切入方式,应对变革时更加深远地思考问题,有朋友说要用一束“三百年后的目光”看自己的作品,可能这是我理想中的创作状态。

With:感谢陈欣的精彩回答,喜欢展览的观众,欢迎前来现场参观,开幕当天,我们还将为大家安排一些特殊的惊喜!

 

 

 

关于艺术家

-

 

陈欣数据感知与媒体艺术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199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媒体艺术及计算机图形工作者,UFO媒体实验室成员,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作品主要关注计算论语境下的机器智能与万物有灵论,控制论影响下的自治系统的递归生长与偶发变异,以及基于元胞自动机、黏菌模拟、鸟群算法等电子生物模型延展开来的有机且自主反馈的计算机视觉体验,以 audio-visual 现场演出、数字影像、屏幕装置、声音装置等媒介创作。2023年获第二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学院奖”,作品《移公愚山》入选第十八届台北数位艺术节。

 

bottom of page